台灣射箭論壇-台灣最專業的射箭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3350|回復: 2

2010中国(杭州)射艺研讨会——阿利发言稿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0-6-6 21:29:4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各位前辈各位弓友大家好;在这里首先感谢徐开才等老前辈,杭州射艺队的弓友,中华弓会给了我们这次团聚的机会  ,今天是我们中国传统弓箭爱好者齐聚一堂的日子,很高兴在这里和大家见面。谢谢!!

笼统的说,射艺不仅是心和力的统一,也是意与志的结合。从远古时期以至于到现在的延续,这些不能说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更替和接力。从远古至今,而历代射艺都讲究的是修养和内在情操的结合!(明·李呈芬):射敌,又与射的不同。射的贵从容,射敌贵神速。从容,则引弓弰轻而调,尤可以及远中微。神速者,非强弓重矢安能杀敌于百步之外哉。


所以射艺是一种文化是一种修养!诸如!《中国古典武学秘籍》里提到的“正气养气篇”“反求篇”等等,说的就是心和智的交融。《礼记 •射义》记载:“射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诸己,己正而后发。发而不中,则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这里说射箭,也是在练心。

《射的》载:“不急不徐……静以纳之,徐以出之。” 通过调节和控制呼吸的节奏,作到全身放松,头脑冷静,使心境与身体进入一个良好的状态。孟子也说“射以观德”,说的也是通过射箭对射手思想修养和心理品质的训练!

适时,徐老在论坛发的帖子里所讲的《弓道九戒训》,也概括了品格道德修行的炼语。且《教射经》又载:射中勿喜,喜则心易而反跌;射不中勿忧,忧则心惑而无主。手执其弓,弦安其箭,目注靶心,等等…!用去年徐老说过的一句话,“射艺,就象打太极,缓中见真,慢中见钝,力之所至,念之所达……”

所以,我们把射艺作为一项修身养性,锻炼心. 智 的的方式,让我们真正去体会到,蕴含在其中的乐趣和去感悟人生“博,爱”的真实含义!这才是我们每位射艺爱好者追求的目标吧!

窃认为!中国式射箭的称谓不能再沿用“蒙古式”这一个统称了。“蒙古式”只是外域人对东方华夏射法的一种统一称谓!(也可能是他们还束缚在成吉思汗的阴影下所至,当年成吉思汗的铁骑可是踏遍了整个欧洲啊)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射箭本身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据记载在36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关于这方面的序言!并还兼有考古学者认证的摩崖石刻等!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孟子》也曾说“序者,射也”  

孔子提倡的”六艺”之“射艺”也同时证明射箭在当时也是很重要的一项运动。 古代的“礼射”,他的姿态设想一下应该很优美,古书记载孔子射箭的时候围观的人象一堵墙!不只是说明孔子射箭比较准,用现代人的说法,他射箭的姿态可想也应该也很潇洒,很酷吧!


我们的大中国不仅历史渊源流长,地大物博,富源辽阔,并且更是多种民族延绵生息的地方!上下几千年的更替和智慧的交接,在不同环境不同喜好的基础下,同时在射箭的举止方面都延续着不同的方式方法!不同区域和不同时代也映射着不同的射姿射法!

我看到过清代和民国初期时的几张射箭图片,都有一个特点,就是翘臀探胸!

但是大家看这张照片!射手的上身就很直!可以看出清代射箭姿势也不完全是一致的!这种射法我们是否可以把它称为“清射”比较合适?

但也或许更多的是表现为那一时期的射箭方式!但遗憾的是在清以前的众多朝代,由于没有第一手影像和图片资料,具体射箭姿势只能从仅限的文字上摸索和理解了。

去年我去韩国参加传统弓箭大会,和蒙古射手也交流过,他们的射法用的是大拇指拉弦,箭是放在了左手的左边!这种射法也是他们的传统射箭文化!



通过以上的例证和实践我们可以看出,纵向的历史和横向的区域同时都展现着不同地方的射艺内涵。这可能也是展现一种不统一的一种和谐吧! 故此我通过不断的交流和学习,更认识到了射艺的博大精深!更加深了对传统射艺的探赜!

近年来,我潜心于射箭的姿态和弓箭的制作工艺之中,并于此我综合古今中外的体会。以及迎合于身体的各种机能,总结了一下几点自己的体会,有不足之处请各方同好和前辈指点一二。

中国传统射艺讲究的是五平三靠,“五平”头顶贯平,两肩靠平,两手抬平,两脚踏平,心平气和。五平说的是射手的站姿一定要端正。心态一定要好!

《三靠》弓靠箭,箭靠弦,弦靠脸。(弓靠箭)我的理解是箭靠在弓把和持弓手母指的夹角,这样箭的前部就可以定位,(箭靠弦)是在弦上做个点,这样可以保证每次搭箭的时候箭都在同一位置上。(弦靠脸)地中海式射法一般是弦靠脸,(据考证)传统射艺还是箭羽靠脸更合适,古语说(口吐翎花,耳听弦就是这个道理)


《射的》载: “丁字不成,八字不就,总在有意无意间。”是对两腿站姿的概括!步法要与身法相连,动作要自然流畅。

我感觉在站姿的基础之上,还有一个主要点,就是在弓和箭的协调上。这种协调可能就是放松和自然的体现,如《中国古典武学秘籍》里所写“我力欺弓,劲节无从。弓力欺我,神何以充。”就是要选择合适的拉力,达成心力合一!所以我建议新手(男)开始练习的时候用弓的拉力尽量不要超过4个力,也就是现代说的40磅,女射手的拉力一般要控制在3个力以内!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不被弓力所欺,如果拉弓很费劲的话是很难心平气和的瞄准靶心的!还有就是初学弓者,暂时不要为射不准有心里压力,要抛开这种心态,心平气和做好每一个动作,所谓气定神闲也不是没有道理。业精于勤,我相信经过练习和摸索肯定会有更好的成绩!

执弓:《韩诗外传》载:“手若附枝,掌若握卵,四指如短杖,右手发之,左手不知,此善射之道。” 指法:一般有四种。第一种方法是用拇指、食指拉弓,此指法又称“凤眼”,最为常用;第二种是拇指、食指和中指三指拉弓;第三种为三指扣弦拉弓;第四种为拇指扣弦拉弓。前两种拉弓法用于弓力小的弓,后两种拉弓法多使用于强弓


如前文徐老所言:“射艺,如打太极”!所以我认为:前手的转弓是一个自然的自转,而不是刻意的翻腕,就像古语说的“后手发之,前手不知”如果前手刻意的翻弓就会是一个有意识的动作,就不可能做道“前手不知!这是我通过一系列射艺史料自己摸索出来的射艺姿势,下面的几段视频是5月8号在上海拍的!不足之处共同探讨!



扳指的形式主要是桶型扳指和坡型扳指两个系列,两种扳指各有千秋!筒型扳非常适合射大拉力的弓!古代坡型扳指叫<碟>,国内出土了很多文物,!坡型扳指拉小拉力的弓手感还是是很不错的!如果射5个劲以上的弓,坡型扳指就显的吃力了!桶型扳指也有演变,我在上海我看到弓友设计的扳指是演变型的筒型扳指!使用起来效果也是不错的!

  

关于中国式射箭的礼仪,中国传统射箭比赛的规则在不违背传统礼仪及规则的情况下我们重新商讨!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时候在小人书里看到弓箭的图片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后来在电影里看到拉弓射箭的镜头就更是喜欢 ,而且在当时就做了几张小竹弓,并用高粱杆做了箭!当然了性能很差!但是也满足了儿时弯弓射箭的梦想。那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看一看真正的弓箭!

直到2004年我进入轻兵器论坛,看到了国外制作单体弓的帖子后 ,内心产生了很大的感触!弓箭本身源自于中国,国外却得到了很好的传承!更触发了我对弓箭制作热情!于此通过不同方式搜集整理制作工艺!这几年我陆续和全国各地的弓友进行弓箭制作方面的交流和探讨! 通过不断的网上学习和钻研,日积月累,使我由一名对传统弓箭单纯的爱好者转变成现在弓箭制作者.

从制作英格兰长弓美式长弓,到制作中国传统角弓。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张国权弓友就是南玻万! 在他的帮助下,购置了很多制作弓箭的进口工具,这对我提高弓和箭的制作工艺水平上起到很大的帮助!




弓的制作是一个非常繁琐细致的过程。从选材、制作到抛光,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制作一张性能良好弓需要付出很多辛劳和汗水,相信所有的弓箭制作者都深有体会的。

有付出就有收获,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借着弓箭结识了全国各地的弓友。做品质弓箭,交天下朋友!我开始制作弓箭的最大动力,就是以弓会友!结交天下弓友! 这些年来,我陆续到哈尔滨、沈阳、北京、、上海、徐州、合肥、张家界等地,与弓友交流探讨射艺文化.以及弓箭的制作知识! 弓友对我的帮助和支持!


09年我受韩国传统射箭组委会邀请,参加了韩国传统弓箭大赛,在那里和 世界各国的传统弓箭爱好者进了广泛的交流和探讨!使我对传统弓箭的制作和射法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让我更加感受到了传统弓箭的魅力所在!




今年元月一号,我在安徽阜阳成立了安徽阜阳射艺队,现在我们已经有10名固定会员,而且会员还在继续增加中!并且已经向阜阳体育局申请了“阜阳传统弓箭协会” !此次聚会,我们有八名会员参加。今天这里聚集了国内的顶尖制弓大师和射艺高手!能在这次盛会上和大家见面,我感到非常荣幸,祝大会圆满成功,谢谢!
 樓主| 發表於 2010-6-6 21:44:28 | 顯示全部樓層
.......................

幻灯片1.jpg

39.73 KB, 下載次數: 3

幻灯片2.jpg

31.07 KB, 下載次數: 2

幻灯片3.jpg

36.6 KB, 下載次數: 2

幻灯片4.jpg

34.19 KB, 下載次數: 2

幻灯片5.jpg

36.68 KB, 下載次數: 2

 樓主| 發表於 2010-6-6 21:47:20 | 顯示全部樓層
...................

幻灯片6.jpg

35.41 KB, 下載次數: 3

幻灯片7.jpg

32.82 KB, 下載次數: 2

幻灯片8.jpg

41.1 KB, 下載次數: 2

幻灯片9.jpg

41.13 KB, 下載次數: 2

幻灯片10.jpg

41.14 KB, 下載次數: 10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Archiver|手機版|台灣射箭論壇

GMT+8, 2024-4-28 04:49 , Processed in 0.01604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